桐树基因全程支持国内最大型的林奇综合症临床研究

首页    学术成果    遗传性肿瘤    桐树基因全程支持国内最大型的林奇综合症临床研究

  //  

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癌症易感综合征,其特征是易患多种癌症,包括消化道、泌尿道、肾脏、子宫内膜、卵巢、脑和前列腺的肿瘤、以及皮脂腺皮肤肿瘤,具体取决于所涉及的基因。肿瘤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往往发生在年轻人,具有发病早、多原发、遗传性等特点。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林奇患者终身患癌风险较高:结直肠癌风险达80%,子宫内膜癌风险达60%,卵巢癌风险达24%,胃癌风险达13%,远高于普通人群终身患癌的风险。

 

所以检测林奇综合征对肿瘤治疗和家系癌症风险预测至关重要。

 

 

大多数结直肠中的腺瘤发展至腺癌需8-10年,而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患者仅需2-3年左右。MSI是一种肿瘤的生物学状态,林奇综合征和散发性CRC都存在这种生物学状态。约20%的CRC患者中存在MSI-H的现象,其中与林奇综合征相关的MSI-H的CRC患者比例占3-5%。

 

 

桐树基因支持全国最大型的多中心林奇综合症筛查效率对比研究,发表在2022年Cancer Biol Med杂志,研究目的如下:

 

MMR与MSI二者对林奇综合征的筛查效率;

 

探寻中国人群中LS的MMR基因变异图谱;

 

探讨散发性MSI-H肿瘤和遗传性MSI-H肿瘤的临床和分子特征

 

 

本研究是国内目前最大型的多中心林奇综合征筛查研究,包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武汉协和医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以及美国梅奥诊所共同联合桐树基因,完成了2950例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回顾性分析。最终dMMR检出率13.8%,且在林奇综合筛查效率上,PCR法检测MSI-H的筛查效率比IHC更高。

 

 

研究路径

 

 

该研究共回顾分析了2950例CRC患者,所有患者最初都进行了MMR IHC分析。在406例dMMR患者和250例pMMR患者中进行了胚系多基因panel的NGS检测。NGS检测到的胚系变异通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这些患者的MSI通过一个包括2个单核苷酸位点(BAT25和BAT26)和3个二核苷酸位点(D2S123、D5S346和D17S250)的试剂盒进行检测。

 

 

01

 

研究结论一:

 

 

PCR-MSI检测结果中,BAT25、BAT26、D2S123发生率最高

 

MMR-IHC检测结果中,PMS2、MLH1缺失发生率高

 

 

 

02

 

研究结论二:

 

首次在东亚裔人群中发现了88个林奇综合症家系,涉及46种不同的MMR基因致病突变46种致病突变种,最常见的是:MSH2 1699A>T,有21种变异为未被Clinvar数据库收录,根据ACMG指南预测为致病的新变异。其中9种变异出现在MSH2基因,7种变异出现于MLH1基因,5种变异出现于MSH6 基因。

 

 

03

 

研究结论三:

 

散发性MSI-H肿瘤与林奇在临床病理特征上有显著差异,林奇综合症患者临床病例特征:

 

• 年轻患者好发

•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好发

• 右半结肠>左半结肠

• 含粘液结直肠癌好发

 

 

04

 

研究结论四:

 

NCCN临床实践指南中,强烈建议在CRC患者中通过MMR IHC/MSI检测进行林奇综合征的预筛查 。MSI检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PPV)(59.1%/57.0%和26.6%/25.9%)略高于MMR IHC (46.1% 和23.0%)。MSI-H人群对林奇筛查的效率最高

 

 

AUC: 0.750 (MSI-H)> 0.745(MSI-H/L)> 0.725(MMR IHC) 

 

05

 

研究结论五:

 

一些癌症相关基因在LS和散发性CRC之间具有显著不同的变异频率。部分癌症相关驱动基因在LS中的变异频率明显高于散发性结直肠癌。其中APC和CREBBP在LS患者中的变异频率超过60%,而FLNA、SRGAP3、TLE4、CDH11、TET1、TLL1、SALL4、FAM46C、FZD2、ARID2、INPP4B和WAS的变异仅在LS CRC中发现。散发性CRCs中KARS的变异频率显著高于LS(达到60%)。

 

LS患者的TMB(44.4 mutations/Mb)高于散发性CRCs(33.2 mutations/Mb),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比散发性肿瘤,LS肿瘤在VEGF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ceptor, TGFBR)信号通路具有显著富集程度。而散发性的肿瘤在mTOR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和Rac蛋白信号转导等通路富集程度高。

 

 

 

研究结论:

 

 

PCR-MSI和MMR -IHC均是LS预筛选的有效方法。与散发性CRC患者相比,LS患者较年轻,肿瘤更多在早期,在右侧被发现,更多为粘液性。在体系基因变异方面,也可观察到dMMR_MSI-H LS和dMMR_MSI-H散发性CRC患者大量的不同。

 

本研究所揭示的LS CRC的临床和体系基因变异特征,与dMMR/MSI结合,可能有潜力改善对LS的预筛选。林奇综合征诊断,可以减少40%恶性肿瘤发病率,降低53%死亡率,减少27亿医疗支出

 

多个指南及专家共识,均对林奇综合征有明确的临床检测方案,其中:

 

 
 
 
 

《遗传性结直肠癌临床诊治和家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对于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小肠腺癌、尿路上皮癌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林奇综合征患者均有明确的临床监测方案以确保降低恶性肿瘤发生率。

 
 

 

 
 

《遗传性结直肠癌临床诊治和家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对于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小肠腺癌、尿路上皮癌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林奇综合征患者均有明确的临床监测方案以确保降低恶性肿瘤发生率。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建议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林奇综合征筛检,已经确诊的林奇综合征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监测和健康管理,降低林奇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和死亡率。

 

 
 
 
 

NCCN遗传性/家族性结直肠癌高风险评估指南:推荐对所有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MMR/MSI普查检测,以最大限度地提升LS个体的识别敏感性并简化护理过程。

 

NCCN遗传性/家族性结直肠癌高风险评估指南:考虑对皮脂腺瘤/小肠腺癌/胃癌/胰腺癌/胆道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膀胱癌/尿路上皮癌和肾上腺皮质癌患者进行MMR/MSI检测。

 

 
 
 
 

CSCO指南推荐林奇综合征家系遗传基因筛查路径,相关肿瘤患者推荐进行MMR和/或MSI检测进行林奇综合征筛查,MSI从筛查路径上看更便捷,无需加做MLH1甲基化。CSCO指南推荐,MSI检测,建议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 推荐的 5 个微卫(MS )检测位点2B3D(BAT25、BAT26、D5S346、D2S123 和 D17S250)。

 

桐树基因·MSI检测

取得国内首张

微卫星不稳定检测III类医疗器械证书

 

 MSI有证试剂盒· 双重金标准

√ 诊星宜·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试剂盒(获NMPA批准)

√ PCR+毛细管电泳和2B3D位点是MSI检测的双重金标准

 2B3D较单核苷酸多检出30%MSI-H肿瘤患者

 桐树独有技术最低检出2个碱基的差异

MSI检测为肿瘤患者带来四大获益

 

桐树基因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专注于肿瘤精准分子诊断的高科技企业。总部位于上海宝山城工科技绿洲,已分别在上海和常州设立符合GMP标准的生产中心和国际标准的医学临检中心。

 

桐树基因已经成为国内肿瘤液体活检基因科技的引领者。其全流程ctDNA检测技术,囊括了cfTNA抽提、富集及PRIDE-cfDNA建库技术等核心技术包。基于此推出肿瘤ctDNA检测平台“诊心安”ctDNA核心技术系统化解决方案,其与组织检测一致率高达80%,登顶柳叶刀杂志,比肩国际一流水平。

 

桐树基因始终坚持“创新•为肿瘤患者创造价值”的宗旨,集肿瘤分子诊断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依托“多平台布局”策略,以NGS微量建库技术为核心壁垒的基因检测服务、以肿瘤基因组学标本库为基础的大数据转化研究中心构筑了竞争优势。自主研发的微卫星不稳定检测试剂盒于2021年1月获国内MSI检测首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填补了国内精准诊疗领域的空白,造福国内300万肿瘤患者。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