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期刊·硕果累累|BMC内分泌子刊首次报道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MTC)家系遗传位点
BMC内分泌子刊首次报道
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MTC)
家系遗传位点
原文发表在知名内分泌专业杂志
BMC Endocrine Disorders
关于MTC
甲状腺髓样癌(MT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其起源于滤泡旁甲状腺细胞(C细胞),占所有甲状腺癌的3-5%。MTC偶发或以遗传方式发生,并且大多数MTC与重排的RET原癌基因体细胞或种系突变相关。在中国,MTC病例主要为散发性疾病,且遗传类型较少。研究指出中国的遗传性MTC频率低于3%,但是在国外可达20–30%。其主要可分为三种亚型,分别是2A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2A),2B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2B)和家族性MTC(FMTC)。
病例介绍

患者1
顾某,男,57岁,该患者30年前诊断患有甲状腺髓样癌(MTC),于是进行了右侧甲状腺切除手术,术后虽然右颈部出现肿块,但十多年来未有不适症状。
直到2018年,患者发现右颈部肿块增大后立即就医,检测结果显示其右颈部有多个淋巴结肿大,右下颌下有一个淋巴结大小为4 cm,但气管位置没有明显偏离。左侧甲状腺无可见肿块。增强的CT显示右下颌腺后有异常增强的结节阴影(图1),提示可能为肿瘤复发。
PET-CT显示双侧颈部有多个淋巴结肿大,同时伴随癌胚抗原(CEA),降钙素(Ctn)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结果异常(表1),确诊为淋巴结转移。


表1. 生化评估结果
确诊后,患者于2019年1月7日接受了手术治疗,包括全甲状腺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中部组淋巴结清扫术,右下颌腺切除术和甲状旁腺保护。
组织学检查结果辅助确诊患者为左甲状腺MTC和淋巴结转移(表2)。患者术后恢复良好,CEA,Ctn和PTH水平均明显降低(表1)。由于甲状腺髓样癌(MTC)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并且在中国尚无Vandetanib,因此,目前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来进行替代治疗。

患者2
顾某的哥哥,61岁,连续一个月声音嘶哑,并伴有颈部压迫感的症状,于2019年1月7日就诊,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CT扫描显示甲状腺肿大并侵及胸腔,与邻近食管边界不清楚(图2)。内镜超声检查发现食管壁外有低回声占位性病变(34.6×44.8mm)。进一步的PET-CT显示甲状腺双叶肿大,累及前上纵隔,且邻近左颈的II-V区淋巴结肿大。同时CEA,Ctn和PTH水平异常(表1)。
图2. 患者2的影像学表现
根据检查结果患者被确诊为甲状腺恶性肿瘤并累及前上纵膈腔,同时左颈II-V区有淋巴结转移。于是,2019年1月15日他接受了全甲状腺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中心组淋巴结清扫术以及胸腔镜辅助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治疗。
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其为左甲状腺MTC和多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T4aN1bM0。患者2的IHC结果除PAX-8表达为阳性外,其余与患者1结果一致(表2)。

表2.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基因筛查
由于两位患者有明显的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其姐妹也因患有甲状腺髓样癌去世),所以高度怀疑其甲状腺髓样癌为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
于是对两位患者进行了桐树生物“遗传性肿瘤基因 NGS Panel”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两位患者RET基因第10号外显子中均检测到错义突变:p.C620Y,而RET原癌基因突变与MTC的发生显著相关。
RET基因 p.C620Y突变,导致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变为酪氨酸,该突变可导致不依赖配体的受体二聚化和交叉磷酸化。在确认两名患者都发生 RET基因 p.C620Y 突变后,我们对其亲属共6人均进行了桐树生物“遗传性肿瘤基因 NGS Panel”检测。
我们研究了该家庭4代人中的8个人,即2名为本文中的患病病例和6名高危亲属。在这6位高危亲属中,测出4人携带有此突变,2人为非携带者。从家系图(图3)中,可以推断出他们已故的家人(I-1和II-2)可能也携带了RET 基因p.C620Y突变。对于这4个携带者,只有III-2接受了血清Ctn和PTH的检测,并且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了预防性甲状腺切除术(表1)。

图3. 患者的家系图
(全黑图标代表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全灰色图标代表推测可能存在RET突变,斜线代表死亡。男性用正方形表示,女性用圆圈表示。标有“?”的图标代表基因型未知)
警示与启发
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关于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MTC)中国病例的外文报道。目前,中国尚无MTC诊断及治疗指南,临床实践大多按照美国甲状腺协会(ATA)的相关指南进行。
在ATA发布的MTC指南中,建议检测与MTC紧密相关的RET原癌基因突变。然而,在中国,许多患者乃至临床医生都很少关注RET原癌基因的检测。因此,中国遗传性MTC发生率很有可能被大大低估。
另外,在此案例中,患者1首次被诊断出患有MTC时接受了右甲状腺切除术。当时,RET原癌基因尚未被确定为MTC的致病基因,并且基因检测尚未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或许由于RET基因胚系突变的强烈影响导致其MTC复发,使他再次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
对此,我们强调RET原癌基因突变检测对MTC患者极其重要,并建议对RET基因体系或胚性突变的MTC患者实施全甲状腺切除术。
同时,在这项研究中的4位基因突变携带者中,仅III-2因其Ctn和PTH水平升高而进行了预防性全甲状腺切除术。对于其他三个携带者,IV-3是一个两岁的婴儿,现在测试其Ctn水平还较早。III-1和III-3是成年人,但未满足我们对进一步Ctn测试的要求。而考虑到III-2的异常检查结果,尽早检测血清Ctn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血清Ctn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则建议其每6个月/每年进行一次测量,或进行预防性甲状腺切除术。
小 结
该案例系列报道中的两名MTC患者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其携带RET原癌基因的胚系突变,并进一步扩大筛查确定了另外4名携带者,建议其进行随访或预防性手术。强调了进行RET原癌基因基因检测对MTC患者的重要性,并强调RET基因突变携带者对自身甲状腺健康情况进行重点关注的重要意义。
桐树生物
遗传性肿瘤全覆盖检测
NGS PANEL


上海桐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桐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上海宝山科技创新园,已分别在常州和广州设立有GMP标准的生产中心和国际标准的医学临检中心。
桐树基因与世界顶尖的高通量测序生物公司——赛默飞世尔(ThermoFisher)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强强联手。目前已形成基于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分析的ctDNA精准检测体系,500多项分子病理检测项目,实现了对肿瘤无创、准确、动态的基因分析,为临床提供精准用药、疗效监测、术后复发监测、风险预测和早期检测等咨询服务。桐树基因的产品线全面满足临床及科研的不同需求,检测服务网络现已覆盖全国五大区域200多家核心医院。

关注我们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