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树科研 硕果累累 | 组织 血液全外显子基因检测揭示胸腺瘤和胸腺癌分子特征差异

首页    桐树科研    桐树科研 硕果累累 | 组织 血液全外显子基因检测揭示胸腺瘤和胸腺癌分子特征差异

本文发表在

 

研究背景

 

肿瘤恶化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胸腺上皮瘤(TET)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前纵隔肿瘤,但胸腺瘤癌化的病因和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组织学分类,TET可分为胸腺瘤A、AB、B1、B2、B3和胸腺癌(TC)。一般来说,胸腺瘤是一种局部复发而非转移的肿瘤,而TC是最具侵袭性的亚型,复发和死亡风险高。因此,探寻胸腺瘤和胸腺瘤癌的分子特征的差异有利于在临床设计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研究内容

在胸腺癌中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是ZNF429(36%),在胸腺瘤中发现的特有变异是BAP1(14%)、ABI1(7%)、BCL9L(7%)、CHEK2(7%)突变,仅在胸腺癌中检测到ZNF721(7%)突变。此前在TETs研究中报道过的高频突变驱动基因,包括BAP1、ERBB4、HRAS和KIT等。

 

 

胸腺癌和胸腺瘤组的平均TMB值分别为0.72/Mb和0.66/Mb,明显高于TGA-THYM研究中的TMB值,该研究中的患者更有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且癌胸腺和胸腺瘤的PD-L1阳性率(分别为58.3%和33.3%)与此前有报道研究的阳性率范围一致。

 

 

信号通路的反映是多个基因和表达水平的变化,在胸腺瘤中发现Longevity regulating和MAPK信号通路的富集,这些途径通过一个共同的机制对CR作出反应,涉及激活自噬、应激防御机制和生存途径,同时削弱促炎症介质和细胞生长,从而促进细胞健康。而胸腺癌中,发现了ErB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富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表达与肿瘤细胞的转移、侵袭和不良预后有关。

 

 

通过胸腺瘤和胸腺瘤癌的对比发现了不同的体细胞突变和多个通路差异,这有助于区分两者的生物学特征,为个体化药物设计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助力。

 

桐树基因3D科研模型

 

设计执行丨数据挖掘丨撰写投稿

提供一站式转化性研究服务

 

桐树基因作为一家深耕肿瘤精准医疗领域多年的创新型企业,始终紧跟国际研究前沿,在科研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与资金。

 

搭建了以肿瘤进化论与肿瘤基因组学标本库为基础的转化性研究中心,从课题设计、研究执行(基因检测)、数据整理及挖掘、文章撰写、投稿修改,提供一站式转化性研究服务。